
Book Name: Collaboration: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
Author: Timothy Brook
1. 当地人:王承典/南京拍卖商吉米.王,苏锡文,张怿伯/《镇江沦陷记》,李鹤庐/《崇明沦陷记》
2. 原文/译文:
collaboration / 合作、通敌、勾结
occupation site / 占领政府、占领政权
Chinese Elite / 地方头面人物
亲日合作:与亲欧美思想做斗争,被忽视的请求者策略 ignored-suitor gambit
CCAA: the Central China Area Army / 中支派遣军 (改编前为 上海远征军):杭州湾登陆上海南市区,一路西进直到南京。
NCAA: the North China Area Army / 北支派遣军 :在北京组建政权、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
SSD: Special Service Department / 特务部 ,温和派
ADP:the Asia Development Board / 兴亚院 , 温和派
SGC: 自治委员会

宣抚班 组织机构
3. 第三方角度:
美国人/John Magee《南京屠城记》
美国人/ 监管南京难民营/ Lewis Smythe
日本人/ 满铁上海事务所 建立 “宣抚班” 职员 / 高田光三郎、加藤幸藏、山崎海弘、熊谷康、原田熊吉 少将,伊藤武雄,
Roderick Kedward 谨慎地建议:或许这个不确定的灌木丛就是树林的心脏,是他们真正体验了沦陷时期的酸甜苦辣。— 这一假设得到了研究者的论证。
南京:1937年12月未离开的西方人留下来组建中立区,称为“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” , 约翰•拉贝 为其一。

瑞士/历史学家/ Philippe Burrin : 德国占领法国的经历
4.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(满铁),1906年日本打败俄罗斯后得到这家公司:上海事务所、北支事务局(张家口特务机关)
5. 案例:01,长江三角洲各县“宣抚”过程的主要特征+嘉定+熊谷康的回忆录+为什么合作政府不具有合法性,且不能行使行政权力。日方建立“维持会”。
02,长江三角洲+镇江+张怿伯的回忆录+探讨占领政府的成本问题。日方建立“维持会”。
03,长江三角洲+南京+抗战时中国的首都+探讨“共谋”,非通敌者的西方人和中国人与日本人合作,贯穿于整个地方政治活动的过程中。“国际委员会”+不同的日本权力机关+参与合作的中国人 三者之间表现出既抵抗又合作的关系。
04,长江三角洲+上海+市区合作collaboration 过程的重要方面+探讨合作过程实际上演的过程,为利用或控制稀有政治和经济资源而互不相让。合作者内部竞争使占领政权稳定下来变得艰难。
05,长江出海口岛屿+崇明县+李鹤庐的回忆录+探讨 连续不断的抵抗给占领政府的工作带来多少冲击?是削弱还是驱使了更紧密的关系?
6. 对比:1970年代以来,研究欧洲二战史的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合作问题,将人们所熟知的两极问题变成了恼人的不确定问题。关注特定时期选择的意义大于关注对错。